2013年雅安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碧水源也在第一時間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資捐物,幫助災區(qū)度過危難時刻,重建家園。兩年多過去,碧水源援建的雅安市名山區(qū)建山鄉(xiāng)安樂村社區(qū)活動中心正值竣工,應中國扶貧基金會邀請,碧水源及碧水春天基金踏上了這片新生的土地,開啟回訪之旅,此行既是作為捐贈方見證物資用到實處的責任所在,亦是我們對雅安重建家園的一份牽掛和守望。
雅安地震后,雅安市寶興縣遭受重創(chuàng),供水全部中斷,碧水源聞訊緊急調撥50萬凈水設備,率先保障24所中小學及幼兒園7197名師生的飲水安全。這次,我們選擇其中最為偏遠的學校之一明禮鄉(xiāng)中心校為代表實地回訪,重新檢測當地水質,了解凈水設備的使用情況和新的需求。
其實,在具有典型性水質問題的貧困地區(qū),我國尚有1500多萬農村學校師生無力保障飲水安全,碧水源已于今年發(fā)起“飲水思源”中小學生飲用水安全公益活動,通過捐贈總價值500萬元校園納濾技術凈水設備,正在更大范圍的保障各個省市區(qū)中小學師生的飲水安全。
這次對于明禮鄉(xiāng)中心校的回訪,以及后續(xù)對寶興縣其他受捐學校凈水設備的維護和更新,也是碧水源“飲水思源”中小學生飲用水安全公益活動的一部分。
12月16日清晨,在中國扶貧基金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碧水春天基金負責人劉新英女士以及碧水源相關工作人員一行驅車向該校直奔而去。三個小時的車程,經歷從平坦到顛簸的各種路況后,終于到達了我們所牽掛的明禮鄉(xiāng)中心校。
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正修建中的學校規(guī)模很小,全校只有72個學生,因為教室太冷,孩子們改在露天上課,冬日的暖陽下,他們圍坐在乒乓球桌旁,如同在教室里上課一樣專注,甚至都沒有察覺到我們的到來。
當地學校反映,他們使用的自來水懸浮顆粒物較多,水質比較渾濁,燒開后容易產生很多水垢,口感不好。一到學校,劉新英女士就直奔廚房和水房,拿出TDS測試筆檢測學校的水質,結果顯示在水中的可溶性固體的總濃度過高,導致結垢嚴重。
碧水源的隨行工程師對學校已經在使用的凈水設備進行出水水質、實時制水量的檢測后,根據結果更換了相應的濾芯,同時,進行仔細的檢查和維護,以排除哪怕再微小的安全隱患。
由于經過碧水源凈水設備凈化后的水質改善明顯,基本實現無垢狀態(tài),使用反響很好,該校師生們的用水需求逐漸增多,正在使用的兩臺凈水設備供水稍顯不足,碧水源隨行工程師在現場又新安裝了一臺凈水設備,確保該校的師生安全用水。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水知識以及安全健康飲水的常識,劉新英女士還為孩子們帶去了一堂生動有趣的科普課。
所有孩子饒有興致地圍成一個大圈,聽專業(yè)出身的劉老師講各種關于水的知識。劉新英女士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很多問答式互動環(huán)節(jié),她的問題從世界水資源的分布,到如何做到節(jié)約用水,再到怎樣實現水的循環(huán)利用等,孩子們發(fā)揮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加之已經掌握的水知識,我們帶來的獎品很快就被他們一一領走。
最令劉新英女士欣喜不已的是上圖中穿藍色上衣的孩子,當她問孩子們什么樣的科學技術可以實現水的重復利用時,這個孩子立刻舉手回答:“用膜過濾!”,原來他父母已經在家里用上了凈水設備!
在課堂中,劉新英女士帶去了碧水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微濾膜、超濾膜和納濾膜,以便孩子們直觀的了解為什么經過凈水設備過濾的水更安全健康。
當得知微濾膜的孔徑相當于頭發(fā)絲的1/500,可截留懸浮物、“兩蟲”、細菌等,超濾膜的孔徑又是微濾膜的1/10,還可以截留膠體、病毒等,而納濾膜的孔徑相當于頭發(fā)絲的1/50萬,除了能去除各種有害物質外,還能保留水中有益身體的礦物質,孩子們全都流露出了驚訝、興奮的表情。
見到孩子們對各種“神奇”的水處理技術如此著迷,劉新英女士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更“神奇”的水處理技術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為解決國家的“水臟、水少和飲水不安全”問題做出貢獻。
在明禮鄉(xiāng)中心校,這里的孩子給我們的最深印象是有禮貌、愛笑、熱情、可愛,以及強烈好奇心,短短時辰的相處,不舍的感覺已油然而生,為了不耽誤他們上課,我們匆匆地到來,又匆匆地離去,揮別之間,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已令我們深感此行不虛!
(在此特別感謝中國扶貧基金會、華夏時報的友情支持?。?/p>